一滴血只要为人民流出,都不会白费——记革命烈士李敷仁
  • 发布:2022年08月29日
  •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必赢766net手机版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红色氛围浓厚的大学,在建校八十多年的历史卷轴上,曾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是学校红色基因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是流淌在我们身上的鲜红血液,是我们不断发展和前行的重要动力。其中,曾任延安大学校长、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的革命烈士李敷仁,更在学校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知尔杀人数不清,焉知民力大无穷。一滴鲜血一抔土,杜鹃血染麦浪红。”这是李敷仁被反动派特务枪击受伤后写下的诗句,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的丑恶罪行。

李敷仁,1899年生于陕西咸阳,原名文会,字敷仁,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国近现代杰出的教育家、民俗学家、新闻先导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延安大学第四任校长、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政协西安市副主席等。1958年2月因病去世,被毛泽东授予“革命烈士”光荣称号。

办报救国 宣传革命

1937年11月,在西安师范任教的李敷仁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创办了《老百姓报》。他认为《老百姓报》的宗旨就是把报交给老百姓,使之成为老百姓的喉舌,说老百姓心中要说的话。《老百姓报》语言通俗生动,文风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不仅文化水平低的人能看懂,不识字的人也能听得懂,被各界群众称为“咱们的《老百姓》”。报纸发行到了全国13个省份,且远销美、英、苏、加、匈、法、瑞典等国家,拥有长期的国外订户,当时苏联莫斯科托商务印书馆选订的14种中国报刊中,《老百姓报》就被包含其中。

《老百姓报》办报4年,共计出版113期,总发行量达到100多万份,有万名左右的订户,影响颇大。《老百姓报》的成功,使李敷仁成为当时较有声望的报人。但因旗帜鲜明地抨击国民党当局,1940年4月17日,国民党当局以“登记手续不全”为由,勒令《老百姓报》停刊。

1944年春,李敷仁又冲破重重阻力,创办了《农村周报》,但只出刊六期又被迫停刊。1945年5月,李受聘主编《民众导报》,他利用这一合法阵地,大力推进民主运动,积极发展民盟成员。随着抗战结束,他旗帜鲜明地主张反对独裁,要求民主,反对内战,要求和平。

遭遇暗杀,奔赴延安

李敷仁的革命宣传活动,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极大仇恨。1946年4月30日,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巡视西安时决定暗杀李敷仁。5月1日,特务在西安将他绑架,在咸阳距北杜镇20多公里的陈老虎寨附近的一深沟侧,向他开了两枪。李敷仁应声倒地,特务认为刺杀成功后便扬长而去。生命危急时刻,在当地老百姓的掩护下,李敷仁被中共党组织转移到马栏解放区,虎口余生,大难未死。

1946年7月,李敷仁奔赴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林伯渠、陆定一、徐特立、谢觉哉等千余人出席大会,并发出《致中国民盟电》,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暗杀罪行。李敷仁在会上讲:“国民党特务给了我一颗子弹,并没有打死我,但他们自己等于吞了一颗慢性炸弹,将来有一天要炸毁他们自己!”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李敷仁同志,你胜利了,我向你祝贺。”高度赞扬了他坚持正义、坚持民主、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转战陕甘晋宁,书写高等教育史上的传奇

1946年6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开始进攻延安,同年9月,李敷仁被任命为延安大学第四任校长。他刚一上任,就紧急召开备战动员会,号召全体同学“个个变成能文能武的好英雄”“要学习埋地雷、抬担架、看护伤病……要为战争服务”。增设爆炸与救护常识课程,进行军事操练,对重要物资、图书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就找安全地方掩埋。

1947年3月14日撤离延安前,李敷仁召集全体师生作撤离动员讲话,他说:“我们天天喊着向人民学习,今后我们就要到人民中间去,我们的大学就叫野战大学,我们就要上新的一课了”。 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坚定不移地带领延大师生转战陕甘宁边区和晋绥根据地,在严酷的战争中历经生与死的考验,谱写了千里转战的教育史诗,创造了中外高等教育史上的传奇。

李敷仁在延大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干部培训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他的努力下,延安大学增设了政法、教育、财经等系科,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发展。他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将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战时生活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教育活动,保存了边区教育的火种。

发扬革命传统,带领劳动建校

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延安大学南迁到西安,改名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李敷仁任副校长、校长。最初西北民大借用西安西关南火巷附近的裕秦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北新村的一部分房屋办学。随着一期招生工作的开展,到9月21日举行开学典礼时,学生已达三千名左右,原有的场地已无法满足需要。于是李敷仁亲自带队在西安周边勘察寻找合适的办学场所,最后选定泾阳县永乐店和高陵县通远坊两处校址。1949年10月,西北民大校部、二部迁到通远坊,一部、三部迁到永乐店。

在迁校过程中,李敷仁号召劳动建校,全体师生步行十里到三十里路,帮助学校装卸了六百张木板、十二个车皮的校具。永乐店的校舍,五幢库房积满了水,木材和破烂机器丢弃一地,屋外长满荒草。同学们在李敷仁的号召下,带着高涨的劳动热情,抬木料,搬砖铺地,很快完成了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宿舍改造任务;找空地,除草平地,开辟操场;挖水井、开水池,解决生活用水;种植花草树木,建成一百多丈的土围墙,改变学校周边荒芜的面貌。据当时的《群众日报》报道,西北民大在李敷仁校长的带领下,通过劳动建校,为国家节省财富折合旧币约五亿元以上。

李敷仁重视对学员的思想教育,教育学员永远不要丢掉延安精神,不要丢掉延安大学的好作风。在他的带领下,西北人民革命大学逐步形成了“忠诚老实、实事求是、团结互助、艰苦朴素”的新校风。新校风是对延安大学优良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得到了到西北局的肯定和表扬。

“李敷仁校长是一位平易近人,而且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1950年8月毕业的民大一部学员赵仰仑回忆道:“毕业典礼上他的一段讲话我印象很深,‘只要你能为人民服务,肯为别人着想,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温暖的家园,都会有你的兄弟姊妹。”

“我和同学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很大的转变”。尽管时间久远,民大三部学员张静远现在还能清楚记得李敷仁校长的教导:“要勤奋学习,努力上进,接受教育,学习理论,一生一世都要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1958年2月19日,李敷仁因“心力衰竭”而逝世,享年58岁。为了表彰他革命的一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于1958年4月2日授予他“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

赓续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西安市革命烈士陵园的每一块烈士墓碑,都记载着一段英勇的记忆。如今,老校长李敷仁就长眠在这里。每逢清明时节,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党员代表、团学骨干代表等前往烈士陵园,向李敷仁烈士的墓碑敬献花圈,聆听老校长不平凡的一生,从他的故事里感悟老党员的伟大革命精神,感受党的光辉历程。大家纷纷表示将不辜负老校长“为历史负责、为人民负责”的殷切希望,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永远不要丢掉延安精神,不要丢掉延安大学的好作风,不要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李敷仁校长的谆谆教诲依旧萦绕于怀,历久弥新,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成为我校鞭策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

唯有传承历史,才能继往开来。从陕北公学到必赢766net手机版,建校80多年来,学校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延大”优良传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动力和信心。

(供稿:党委宣传部  作者:张佼)

Baidu
sogou